近日,第37届德国斯图加特国际质量控制及仪器仪表亚星|会员|注册在德国斯图加特成功闭幕。作为全球唯一专注于工业质量保证的全方位盛会,本届展会以"础滨驱动未来——重塑质量保障新范式"为核心主题,吸引了来自全球的400余家顶尖公司、数万名专业观众及行业专家参与,通过创新技术展示、前沿趋势研讨和国际化交流合作,再次巩固了其在全球质量管理领域的标杆地位。
Control 2025以"智能互联·质量赋能"为主线,全面覆盖视觉检测、传感器技术、精密测量、工业软件及AI算法等领域。展会期间,超过60项全球首发技术惊艳亮相,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缺陷识别系统、自适应机器人检测方案以及可穿戴式智能质检设备。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推出的"数字孪生质量预测平台"、日本基恩士的"纳米级光学测量仪"等创新成果,展现了工业质检从传统模式向数据驱动转型的前沿趋势。
人工智能成为贯穿全场的核心议题。在开幕主论坛"AI in QA——未来的质量自由"中,慕尼黑工业大学质量研究所所长Hans-Peter Schmidt教授指出:"生成式AI正在重构质检标准体系,2025年将是自适应质量控制算法商业化爆发的关键节点。"配套的AI应用场景展区通过动态演示,直观呈现了深度学习在焊缝检测、曲面精度评估等复杂场景中的突破性应用。
本届展会特别设立"技术融合工作坊",邀请波音、西门子等跨国公司的质量总监,与高校科研团队共同探讨智能工厂质量闭环建设。值得注意的是,展会首次开辟"老年护理质量专区",针对医疗辅具、康养设备的质量认证标准展开专项研讨,凸显质量管理向民生领域的延伸。
参展商普遍反映成交效果显著。瑞士测量技术公司Tesa CEO Thomas Weber表示:"三天内达成的价值500万欧元订单中,80%源于现场演示的技术说服力。"据主办方统计,展会期间共举办300余场商务洽谈会,促成技术合作意向金额超2.3亿欧元,较上届增长18%。?
闭幕式发布的《2026工业质量保证白皮书》揭示三大趋势:一是质量数据采集将实现毫秒级延迟,5G专网与边缘计算成标配;二是数字主线(Digital Thread)技术推动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;三是人机协作质检工作站普及率将达75%。这些预判为全球制造业质量升级提供了战略参考。
斯图加特展览中心总经理Michael Haberler评价道:"Control早已超越普通展会范畴,成为驱动行业变革的创新引擎。明年我们将增设'碳中和质量奖',鼓励绿色检测技术的研发应用。"据悉,2026年展会将联合汉诺威工业展打造联动展区,进一步强化欧洲技术集群优势。
作为疫情后规模最大的工业质量盛会,Control 2025不仅为全球制造商提供了技术选型与方案对比的权威平台,更通过跨界思想碰撞催生了质量管理的新方法论。从智能传感器到AI决策系统,从单一检测到全流程质量生态构建,这场盛会正重塑着"中国制造"向"中国质造"跃升的路径。随着下届展会筹备启动,质量控制领域的下一个技术奇点,或许就将诞生在斯图加特这片创新沃土。
中国组展机构:盈拓展览,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服务团队,为中国外贸公司提供高效、便捷的展览服务。助力公司拓展海外市场,实现共赢发展。
下届展会时间:2026年05月
展会行业:精密仪器